漳州拼团购房61群(144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84人申请入群

漳州古城登上央视!快来看看拍的到底有多美

发布时间: 2021-08-30 11:30:31

来源: 楼盘网综合整理

分类: 其他楼讯

584次浏览


漳州古城上央视了!

8月28日晚上10点,央视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第七季之《漳州古城:海滨邹鲁 爱拼会赢》将在CCTV4(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)播出。届时,漳州古城深厚的人文底蕴、漳州百姓富生态美将全景式展现在观众面前。

据了解,《记住乡愁》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、国家文物局联合启动的大型系列纪录片。今年6月,栏目组深入漳州古城调研拍摄,将镜头对准漳州古城,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拍摄。

1.jpg

《古城之夜》组图 陈雄 摄

我们漳州古城的“乡愁”

敬请期待!!!

2.jpg

古城夜色 张爱洁 摄

漳州古城

漳州古城位于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,保护面积约53公顷,烟炙砖、竹篙厝、圆枋脊等古老元素点缀着传统院落,伽蓝庙、番仔楼、老教堂等历史建筑巍然挺立,“唐宋古城、明清街区、民国风貌、闽南韵味、侨台同辉”是其形象的概括。

3.jpg

漳州古城航拍(资料图片)

漳州古城

是漳州这座城的

历史原脉和人文底蕴

4.jpg

古城西入口 蔡文原 摄

近年间,在保护的基础上

漳州不断探索实践

对古城进行有机更新

漳州古城有多“古”?自唐代以来即为州、郡、路、府之治所。如今,古城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唐宋以来“枕三台、襟两河”的自然风貌、“以河为城、以桥为门”的筑城型制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,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,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—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这里犹如聚宝盆,满载着“财富”。古城内拥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、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还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式店面、中西合璧式建筑、闽南风格民居等三大类古民居建筑。与此同时,漳州木偶头雕刻、蔡福美制鼓、八宝印泥等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都集中在这里。用“唐宋古城、明清街区、民国风貌、闽南韵味、侨台同辉”来形容古城,最恰当不过。早在1986年,漳州就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。

然而,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,古城内不少老房子损坏严重,甚至面临坍塌的风险,同时,业态也呈现低端无序缺少吸引力的弊端。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,进行有机更新,成为漳州古城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。

古城如何“新”起来?自2001年起,漳州遵循“保护历史的真实性、保持风貌的完整性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”的名城保护原则,按照“点、线、面逐步深入”的先后顺序实施了香港路历史街区北段片区修缮工程、台湾路西段沿街立面整治工程、台湾路历史街区(府埕片、文庙片)维修整治工程、芳华南路历史街区修缮整治工程。近十年间,历史街区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。香港路、台湾路等老街区重焕往日风采,再现闽南建筑风韵。2004年荣获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”,2010年入选第二届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”。

2012年,《漳州古城保护与有机更新规划》出炉,“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体”的打造目标浮出水面。2014年起,漳州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,在修复古城建筑的同时,更加注重其文化的修复,古城新貌的蓝图渐渐呈现在市民面前。2015年,“台湾路-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”入选首批“中国历史文化街区”。好消息传来的同一年,漳州古城保护建设(一期)项目正式启动。

2016年,《漳州市唐宋子城(台湾路-香港路)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(2015-2030年)》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。按照规划,漳州古城保护建设范围东至新华南路,西至钟法路,南至博爱道,北至新华西路和瑞京路,总面积约53公顷,以“一核、一带、两轴、多街”的保护结构,打造集居住、文化、商业、旅游为一体的“活”的古城。

“古”与“新”怎样融出火花?在保护建设中,摒弃“拆旧建新”的旧城改造模式,“多做减法,少做加法”,逐步推进漳州古城“修旧如旧”的活态保护工程。拆除影响风貌的违章建筑,留出场地作为公共开敞空间;根据考古挖掘成果,恢复文庙泮池历史原貌;整治提升东宋河环境,再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,焕发新生机;以府埕为中心,相继建成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、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、徐竹初木偶艺术馆等场馆,提升古城文化内涵和品位;加强对炭精画、打白铁、竹编等漳州传统老行当、老手工艺的保护,使之成为古城的“活化石”。而大约两万名的原住民,则成为古城的“活”文化。

如今,古城的气质里少了些“老气横秋”的刻板印象,既有“古早味”又有“文艺范儿”。多样业态的打造,让传统的“漳州味”愈发浓郁,伴手礼店、咖啡馆、酒吧、文创艺术工作室等入驻,又为老街植入了新活力。“隐居”多年的古城,拥有了开放的气度。近年来,《云水谣》《台湾往事》《海峡》《剧场》等多部影视剧选择在此取景拍摄,让更多人知道了漳州这座城市的古韵之美。

5.jpg

古城春色 陈惠萍 摄

“闽南风、漳州味、宋河韵、老街景、慢生活”。穿行古城间,在竹篙厝、胭脂砖、燕尾脊点缀着的院落里,在通往伽蓝庙、徐氏家庙、番仔楼的石板路上,在街角的漳州古城记忆馆里,人们纷纷做一名历史的看客,寻找尘封岁月的蛛丝马迹。而在文庙国学堂上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时,在老手艺店里跟阿伯品茶话家常时,在游廊里捧一杯咖啡听一曲芗剧小调时,又仿佛在时空交错间,成了历史的参与者。


责任编辑: kr1stn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